(资料图)
河北新闻网6月16日讯 港在海中建,人在画中行。今天上午,“巡礼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·河北篇”专题活动走访团来到渤海湾穹顶处,沧州市黄骅港煤炭港区。曾经的“苦海盐边”“建港禁区”已蝶变为巨轮卧波,绿意盎然的“海上绿洲”。
26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涂。黄骅港的建设者们攻克了泥沙回淤、工程地质等技术难题,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淤泥粉砂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先例,最终建成了这座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,为守护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“我们这里是国内首个获评AAA级工业旅游景区的煤炭港口。但是,曾经的黄骅港可不敢让游客过来,到处都是煤灰。”在前往翻车机房的路上,工作人员边走边说。从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地的煤炭通过铁路运抵,首先在这里“卸货”,然后再登船运往南方地区的各个电厂。走访团进入翻车机房时,恰逢专列卸煤,翻车机一次抱紧4节车厢,在20秒内整体翻转,煤炭倾泻一空,极为震撼。然而,卸载处水汽弥漫,想象中浮尘飘飞的场景并未出现。“煤炭粉尘治理是一个世界级难题,目前最根本有效的抑尘方法仍是用水。”工作人员提醒走访团注意翻车机两侧,“在煤料进入地下料仓时,我们将水和气转化成颗粒直径为1—10微米的干雾喷射出去。通过在卸煤过程中进行分层洒水,控制煤炭的外含水量,达到全过程粉尘抑制。”
与煤粉尘污染比肩,含煤污水排放同样是散货港口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难题。煤炭装卸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含煤污水往哪儿去?煤炭运输需要大量淡水清洁抑尘,又从哪儿来?带着这些疑问,走访团跟随工作人员来到“莲园”。“莲园”是生态水系统“五大水体”之一,游客能够在“莲园”景点直观感受到3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系统。黄骅港所处渤海湾盐碱之地淡水资源匮乏。结合实际所需,黄骅港创新性提出了打造“海绵港口”的理念,利用垃圾场等改造了‘三湖两湿地’生态循环水系统,同时开发出一套绿色生态管控平台系统,通过18个监测感应装置收集各水体运行和生产用水情况,根据不同用水需求,合理调配水源,精准用于生产,实现了水资源的科学储存、平衡存水、循环用水。
近年来,为了改变煤港污染顽疾,黄骅港自主研发煤港作业全流程抑尘系统,第一个实现了翻、堆、取作业环节的自动化,第一个实现了煤炭装卸全过程抑尘,第一个建立起覆盖全港区的生态治理体系,实现了煤炭装卸的清洁生产,成为世界首个全流程设备智能化管控的煤炭港口。抚今追昔,这座昔日的“煤港”湖水清澈,鱼儿雀跃,俨然一片“海上绿洲”,顺利完成从苦海沿边到绿色枢纽、生态良港的华丽蜕变。